水族盛宴:泼水节——水族文化的璀璨明珠
水族,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。泼水节作为水族最盛大的节日,不仅传承了水族先民对水的敬畏之情,更体现了水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。泼水节期间,人们欢聚一堂,共度佳节,其乐融融。本文将从泼水节的起源、习俗、意义等方面,展现水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一、泼水节的起源
泼水节源于水族先民对水的崇拜。在我国古代,水被视为生命的源泉,是万物生长的基础。水族人民认为,水具有神奇的力量,能消灾祈福、带来吉祥。因此,每年农历三月三,水族人民都会举行泼水节,以表达对水的敬意,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二、泼水节的习俗
泼水节期间,水族人民欢庆的场景令人陶醉。以下是泼水节的主要习俗:
1. 洗浴:节日期间,人们纷纷到河边、池塘等地方洗浴,以洗净身上的污垢,祈求健康平安。
2. 泼水:泼水是泼水节最具特色的活动。人们手持水桶、盆子等容器,相互泼水,象征着洗去过去的烦恼,迎接新的一年。
3. 舞龙舞狮:泼水节期间,舞龙舞狮表演成为一大亮点。舞龙舞狮寓意着吉祥如意、威风凛凛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
4. 求婚:泼水节是水族青年的婚嫁佳节。节日期间,许多青年男女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婚礼,祝福彼此幸福美满。
5. 祭祀:泼水节期间,水族人民还会举行祭祀活动,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,祈求家族兴旺。
三、泼水节的意义
泼水节不仅展示了水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还具有重要的意义:
1. 传承民族精神:泼水节是水族人民团结一心、奋发向前的象征。它传承了水族先民对水的敬畏之情,弘扬了水族人民的民族精神。
2. 促进民族团结:泼水节期间,各族人民欢聚一堂,共度佳节,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,促进了民族团结。
3. 传承民族文化:泼水节是水族文化的集中展示,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水族优秀的传统文化。
4. 促进旅游业发展:泼水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,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。
泼水节作为水族最盛大的节日,承载着水族人民的信仰和情感。它不仅展示了水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还具有重要的历史、文化和经济意义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泼水节将继续传承和发扬,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
考考你: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
端节。
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相当于汉族的春节。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。赛马大会是端节活动的最高潮。赛马的地点叫"端坡"或“年坡",人们吃过年酒后便成群结队地从各村寨赶来这里,端坡顿时人山人海。
端节价值
端节分批过节,是以血缘氏族为主要依据划分批次,尽管后来融入了民族的地缘文化特征,但血缘氏族部落年节庆典遗风的特色依然浓郁。
《贵州通志》:载:“水家苗都匀有之,有韦蒙二姓在内外套与花苗杂居……每岁中秋月首戌日赶场,亥日过端节,以是之晴雨主是年之丰歉。”
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蚂蚁新村
端节。
水族端节,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年节。在水历年底、岁首的谷熟时节(对应夏历8~10月),以亥日计算过节日期,按照宗族血缘关系为活动主体分批轮流过节,过节批次较多,原分9批,现合分为7批,首尾间隔约50来天,被誉为“世界上最长的年节”。
端节祭祖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。祭祖期间,全家忌荤食素,以表对祖先的尊敬。祭祖用素食忌用动物的肉作供品,但鱼和虾却不禁,传统的“鱼包韭菜”是必不可少的供品。
跑马是水族端节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。水族人有养马的习惯,据说这与其民族起源有关。跑马的时间都在亥日(相当于大年初一)午饭后进行。这一天,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来到端坡观看跑马。骑手多为男性,赛马前,寨老要在端坡上摆上供品,隆重祭祀开辟端坡的祖先,祈求保佑端坡赛马活动平安无事、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祭毕,寨老骑马开道后,方可赛马。
端节体现了水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水族本土文化。根植于水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,与水族人民生息相关。其内涵十分丰富:除了反映水族稻作文化的特征,还反映水族古代血缘氏族部落分批庆贺丰收的祭典遗风;节日集中地传承铜鼓舞、斗角舞、芦笙舞、对歌等艺术表演形式;尤其反映了南方民族独有的以赛马活动为年节竞技娱乐方式。端节特殊的节日文化事象,具有确定水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作用,以及见证水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。
水族有什么节日
水族的节日有20多个,如端节(借端、吃端)、卯节(借卯)、额节(借额)、苏宁喜(借宁喜)、敬霞节(敬霞、拜霞)、春节(借荐)、清明节(挂青、挂社)、端午节(借王)、铜鼓节、洗澡节(六月六)、黄饭节、花椒节、二月二祭白龙、三月祭龙节、六月祭土地、六月祭山神、七月半、七月接送老祖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、十月舂牛粑、拜庙(拜菩萨、拜哥善、拜善)、宇魉(韵娘)、吃新节(借咬里、借熬利)等等。
端节,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,水族人把这个节日当成汉族的春节一样来过。端节,水语称“借端”,意为吃端,是新年开端、辞旧迎新、庆贺丰收、祭祀祖先、聚会亲友的年节。2006年,“水族端节”、“水族卯节”,分别被列为国家级、贵州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端节是水族过节范围最广、人数最多、历时最长、批次最多的节日,被誉为水族最盛大的年节,也属世界上历时最长、批次最多的年节。端节在水历年终12月及新年正月期间过节,对应阴历八九月,正是桂花飘香,稻谷成熟时候。
额节,意为吃额,是荔波县永康、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,除了没有跑马活动之外,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。
卯节,水语称“借卯”,义为吃卯,在夏收夏种结束之后的水历9~10月间(对应阴历5、6月)分四批过节,是预祝稻作丰收与人口增殖的重大年节之一。
苏宁喜节,水语音译,义为水历四月丑日节,水历四月对应阴历腊月,源于对生母娘娘祭祀的古节,被誉为水族的妇幼节,是贵州省三都县和勇村板孔、吉勇及相邻的独山县火寨等地的年节。
铜鼓节,是居住在都匀市基场、阳和两乡的水族,于清明节后第一个卯日在陈蒙坡丫口寨欢度的节日。相传先祖迁来时,部落斗争频繁,虎豹成群,经过努力解除了灾害。各村寨聚会商定,从此于清明过后卯日这一天聚会陈蒙坡欢庆胜利,相因成节。此外,还有独山县羊场地区农历六月六日在温泉过的洗澡节,三都、荔波等地传存敬雨水神的古朴“霞节”等。云南富源县古敢乡水族的节日还有二月二祭白龙(中和节,或称祭小白龙)、三月祭龙节(地支巳日过节,是古代上巳节的遗风)、六月祭土地、六月祭山神等。祈求风调雨顺,年岁丰稔,村寨平安。
相关文章